针对海水鱼主导养殖品种因种质退化带来的生长慢、病害严重等问题,以及产业发展对特定养殖良种的需求,选育速生、抗病、抗逆、耐粗饲等性状的新品种,开发适于深远海养殖的突破性品种。
11月11日,2023年广西三江油茶文化旅游节活动正式启动,三江油茶产业在粤桂协作的帮扶支持下,不断深入种植标准化、加工精深化、品牌市场化建设,助力三江油茶品牌出山入湾、走向全国,见证了山呼海应、江川情深的粤桂情谊。据三江侗族自治县仙池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富介绍,目前,全县在建国家级油茶一二三产融合示范园一个,油茶核心示范区1个,双高示范园2个,成立油茶协会1家,油茶专业合作社21家,其中三江侗族自治县仙池茶业有限公司建有富硒油茶林1.8万亩,其油茶产品入选农业部《广西名优富硒产品》。
三江侗族自治县委副书记、县长陈震。2023广西三江油茶产业发展研讨会现场。三江侗族自治县仙池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富。打响三江油茶品牌 推动油茶+电商+富硒+文旅 研讨会现场,广东省农村电子商务协会专家讲师、国家高级电子商务师张帮岐从电商账号开店、直播间内容营销、直播间场景搭建与场景风格等方面,与在场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做直播电商主题分享,支招油茶产业品牌推广及渠道拓展。此外,在粤桂协作牵线搭桥下,吴川、三江两地通过油茶开采、产业补贴发放、产销对接签约、油茶发展论坛以及一系列线上线下宣传推介,有力带动三江油茶产业知名度提升,有序牵引三江油茶出山入湾,有效拓宽社会各界力量参与三江产业帮扶的方式渠道,擦亮三江油茶品牌,推动三江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粤桂协作推动下,吴川-三江两地聚焦经济发展,投入粤桂帮扶资金建设油茶加工厂,为三江油茶产业高质量注入新的强大力量。【见习记者】符诗富 【图片】谢进扬 谭家富 冯国强 【来源】南方农村报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陈志深。近日,2023中山市鱼跃中山水产品牌湾区展销活动在广州珠江游轮上举行。
中山虽地处大湾区腹地,占尽交通地利,但并不代表中山农产品能从来自全国优质农产品的激烈竞争中轻松突围。据悉,接下来,鱼跃中山还将陆续走进湾区商圈,走向省外推介,中山鱼品牌将持续打响。鱼跃中山评选及推介活动为中山水产产业赋予了品牌的活力,注入了市场的资源,中山水产若能把握品牌打造之先机,竞逐预制菜市场的大潮,必将跃进转型升级的龙门,迈向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山大力发展水产预制菜品,着力让水产品穿上商品化外衣,登堂入室走上消费餐桌,这就更需要品牌力量的加持。
当前,中山把百千万工程作为统领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全面推进强镇兴村1388行动,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工作的重中之重。经过为期半月的评选,在超600万人的关注票选下,3项共15个水产品牌出炉,成为率先扛起中山鱼品牌大旗的排头兵。
鱼跃中山广州游轮推介正是排头兵们发起的首场战役。这是一场凝心聚气的产业盛会。不难看出,主办方有意通过链接高端渠道资源,让品牌企业、产品率先进入高端消费者视野,进而获得更高的产品附加值。这是一声打响品牌的奋进号角。
近年来,中山市深入推进12221市场体系建设,积极策动黄圃腊味、三角生鱼等拳头土特产营销,着眼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国内国际市场,已颇见成效。中山全市水产养殖面积达30万亩,产值近90亿元,水产产业的兴旺与否与中山民生息息相关。尽管有着傲人的产业规模,但养殖管理粗放,集约化、智能化程度低,产品加工链条不完善等问题仍限制着产业发展。活动中,十多家知名水产企业带来近百种特色水产和预制菜品,五花八门的全鱼盛宴更让现场宾客大饱口福。
此次参加活动的十多家生产企业均是中山水产行业的佼佼者,强者聚首,组团推介,最大限度造起产业声势的同时,也为更多从业者注入产业发展的强心剂。活动还聚集了省、市、镇各级农渔业系统干部,行业协会负责人,国内外专家学者,省外市场代表,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出行业见解,从省市、国内乃至国际层面,分析市场格局,这些都为中山水产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鱼跃中山水产品牌展示。此次活动除了有水产企业的组团亮相,还吸引来数十家大湾区采购商,其中不乏盒马鲜生、广州酒家等知名企业身影。
为打响中山鱼品牌,同时培育并推出一批引领行业的企业品牌,今年9月,中山在全市范围内启动鱼跃中山水产品牌评选,在企业品牌、水产(活鱼)品牌、预制菜品牌等多个维度展开榜单评选。琳琅满目的中山鱼预制菜品。此次泛舟在广州最负盛名的珠江夜游河段,在两岸游人注视下推介中山鱼,更高调宣示了中山鱼要向大湾区市场进军的决心。品牌企业的不断做大,势必为中山水产行业树立标杆,敦促有志者前赴后继,同时也反哺生产端的改良优化。这也正是鱼跃中山评选的意义。有采购商惊讶地表示,此前只是听说过中山水产丰富,但没想到已有这么多成熟的水产品牌和预制菜产品
新时期石器时代,广东先民靠石网坠捕鱼。春粮增产、早稻丰收,广东粮食生产始终保持着稳中有进。
预制菜 六千家粤企竞渡 年产值545亿元 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广东人,把粤味预制菜做成了舌尖上的广东。晒青,制作潮州凤凰单丛茶的第一步。
未来,这缕药香将成为广东推动富民兴村、乡村振兴的优势产业。湛江海域生态环境优越。
今年,广东省14个沿海市预计年内开工装备建设项目达56个,预计总投资额242.98亿元。作为全国重要的冬种菜等蔬菜产区和荔枝、龙眼、菠萝等特色水果产区,广东以广州为枢纽,初步建立了畅销湾区、风行全国、走向世界的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服务体系。近年来,广东持续推进畜牧业现代化建设,全省建有国家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33家,累计育成畜禽新品种(配套系)36个,约占全国总数的15%。广东南药产值巨大,中药材产品每年有近300亿元的市场消费力及15%的年增长率。
年夜饭的鱼肴、广府人家过节的牌面盆菜、全国通吃的乳鸽,还有狮头鹅、酸菜鱼、猪脚面、佛跳墙……粤味预制菜,传承了粤菜的五滋六味,融合了广东各地饮食文化,在各地餐饮界刮起旋风。海洋经济为广东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蓝色动力。
2022年,广东海水养殖产量336万吨,海洋生产总值1.8万亿元。从去年末,广东首倡年鱼经济,年鱼以年年有余成为春节消费的风景线。
今年,广东抛出年菜概念,持续引领春节消费新食尚。果蔬 岭南佳果 四季飘香 近年来,广东菠萝、广东荔枝、广东柚等特色优势水果频频出圈,实现了品牌价值的双跃升。
时光如梭,广东的菜篮子一拎就是二千多年。2016年,广东率颁布《广东省岭南中药材保护条例》,包括化橘红、广陈皮、阳春砂、巴戟天、何首乌、广藿香、广佛手、沉香在内的粤八味入选第一批受保护的岭南中药材。海洋牧场 年产值1.8万亿 总产量全国第一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2023年新认定海水鱼省级水产良种场3家,重点培育硇洲族大黄鱼等7类深远海适合养殖品种。
南药 2600种地道药材 年消费近300亿元 中药讲究道地性,每一味药,都有适宜其生长的最佳境域。作为预制菜策源地,广东预制菜产业走在全国前列,出台菜十条、创建11个省级预制菜产业园、成立产业联合研究院、组建产业投资基金、制订发布系列行业标准……2022年,广东全省有预制菜企业超6000家,预制菜产值达545亿元,同比增长31.3%。
2023年,广东共拥有茶叶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17个、茶叶区域公用品牌31个、粤字号农业品牌目录茶叶产品290个、广东茶叶品牌示范基地33家,茶叶综合效能跃上新台阶。作为全国人口第一大省,广东坚持以大食物观为引领,依托种源先天优势,不断推进种业科技创新,实施粤强种芯工程,以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筑牢粮食安全之基。
对广东人民来说,海洋既慷慨,又惊喜无限。今天,一艘艘钢铁巨轮驶向深海,以海为田。
顶: 4踩: 23729
评论专区